“天壇獎”入圍影片 |《赤足》今日在京舉行發布會

時間:2023-06-28 03:37:15 閱讀:1337
由揚•斯維拉克執導,特瑞莎•威利斯科娃領銜主演的影片《赤足》入圍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4月19日,導演揚•斯維拉克攜主演特瑞莎

由揚•斯維拉克執導,特瑞莎•威利斯科娃領銜主演的影片《赤足》入圍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

4月19日,導演揚•斯維拉克攜主演特瑞莎•威利斯科娃來京,出席本片發布會。發布會一開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內外宣廣播中心副主任、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執委於小青為主創頒發了入圍證書,並向他們表示了祝賀。

發布會上,導演揚•斯維拉克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路,對於在影片中設置輪椅少年這個角色,以及把他跟那些光著腳奔跑、遊戲的兒童放在一起的目的,他表示,這是一部戰爭片,那個坐在輪椅上的傷殘男孩恰恰是戰爭的犧牲品,坦克碾去了他的雙腿,盡管當時有小的摩托車,但戰爭期間汽油是匱乏的。他想展現的不僅是戰爭的殘酷,還有戰爭期間百姓艱難的生活以及忍受的巨大痛苦。

導演說:“當然輪椅少年也有象征意義,我的影片叫《赤足》,引申意義就是象征著人生是需要有勇氣的。假如在座的觀眾曾經有去鄉下田野裏的經曆,就會知道在剛剛收割完莊稼後留在地上的莊稼茬是相當尖利的,試想一下赤足走在上麵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而那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也恰恰象征著人要克服那種恐懼,盡管小孩說:‘我很害怕,我已經失去了雙腿。’,但沒有什麼可怕的,堅持往前走就是了。”

在媒體提問環節,有記者問導演揚•斯維拉克:“影片的配樂輕快悠揚,畫麵也比較明亮,且大部分角色的臉上時常露著笑容,這與殘酷的戰爭環境形成了巨大反差,您是怎麼想到用這樣的表現方式來講述一個發生在戰爭年代的故事的呢?”

導演揚•斯維拉克表示這種創作方式在他們眼裏是很傳統的,這就是一種情感的傳達,因為如果在敘述一個悲情的故事的時候還用非常悲傷的語調,觀眾會睡著的。他說:“我們想用情節吸引觀眾參與其中,所以影片裏交織著情感、幽默和娛樂,就像冷熱水交替一樣。而且我本人經曆的童年也非常美好,在我的印象中是色彩紛呈的。”

《赤足》是一部很私人化的電影,對於選擇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呈現這個電影是否有多層次的意義,導演表示的確如此:“首先這部影片其實是我父親的回憶錄,其中80%是真實的往事,影片內容其實是我家庭的一個創傷,以前我都不知道我的曾祖父是一個賭徒,他把我們家的莊園都賭輸了,所以這是一個很私人的層麵。第二個層麵是對觀眾而言的,我想把它放到首要位置,就是影片告訴我們一定要有勇氣,在當今很舒適的生活環境下,人要怎樣充滿勇氣地去麵對生活的一切。對成年人來說就是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出正確的決定;對孩子來說,這種選擇和直麵的勇氣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女主角來說,演繹戰爭年代的堅強女性是怎樣尋找靈感的呢?主演特瑞莎•威利斯科娃說:“我的一個靈感就在現場,那就是我的媽媽。我的童年也非常美好,而且我自己父母的關係與影片中展現的也很相似,所以對於怎樣演繹這個角色我內心其實是有一些想法的。”

《赤足》講述的是八歲的艾埃達和父母在城市過著安逸的生活,由於父親拒絕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納粹軍隊往來,全家人被迫搬到了父親的鄉下老家。二戰對成人來說意味著痛苦與死亡,而在埃達和他的朋友們眼中,戰爭似乎距離他們很遠。隨著軍隊入侵鄉村,艾達全家有了麵對戰爭的勇氣,成人和孩子的世界由此交織在一起。

這是一部披著兒童片外衣的優秀戰爭電影,它打破常規,用獨特的視角帶觀眾了解戰爭。我們眼裏看到的是豐富精彩的田園生活,心裏卻能明顯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壓抑。

影片從始至終通過孩童的視角表現電影創作者對戰爭的理解。大部分時候,孩子們都處在畫麵中心,而大人們卻總是在畫麵的邊緣或角落,孩子們是迎著光的,而大人們臉上卻總是有著陰影。這種構圖方式,讓孩童的天真與成人世界的殘酷形成了更鮮明的對比,表麵歡快的影片,卻更加深刻的表現出戰時的壓抑。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共有15部來自海內外的影片入圍“天壇獎”主競賽單元,這批影片在“天壇獎”入圍影片單元展映,該單元已於4月10日在淘票票正式開票,展映將截止至4月24日。

指導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辦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承辦單位: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 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 北京電視台 北京北控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Baidu
map